找到相关内容5299篇,用时38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

    注28)  此段经文说「在大乘中行进」 (摩诃衍三跋致)  什么意思? 什么大乘?在这教义(衍)中有什么什么结  果会从教义中产生?谁成就这教义?  在支娄迦谶所译的般舟三昧经中,我们再度...思想所做的贡献。  早期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由有部的禅观和般若思想所构成。  由于它受四个因素的影响,所以它与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在教  义上并不相合。(1) 早期的中国般若思想深受玄学影响。(2)  早期...

    周伯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571348.html
  • 印度禅与中国禅

    印度禅与中国禅   冉云华   中国禅和印度禅包含了这么几个问题:   第一,禅这字的概念本身。也就是,禅什么来说的呢?   第二,禅这种行为本印度的宗教概念,它传到中国来有它一定的发展历史,...现在讲现代化,搬出这老东西做什么呢?告诉你,我们先不管禅实质如何的,在欧美一些国家中许多经理人才每天都要打坐一阵,积累精力,然后便有能力处理经理事务。由此说来,古老的东西还没有过期,若加以好好引用,...

    冉云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071355.html
  • 曼茶罗修法

    《五加行开示录》 曼 茶 罗 修 法 ─ 积累资粮之殊胜方便 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 传讲 一、供修曼茶罗的意义 曼茶罗什么意思呢?曼茶罗梵文「满扎纳」的音译,「满扎纳」在梵文中有很多种涵义,在这里就是坛城的意思。 为什么要供修曼茶罗呢?为了证悟大圆满,也就是为了获得无上的智慧。为什么要证悟大圆满呢?因为我们要从轮回中...

    见内

    |供曼茶|加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2551371400.html
  • 重建道德与青少年教育—净空法师访谈录

    首先就是说请法师谈一谈,中国的孩子特点什么?现在青少年的现状如何?法师跟我们谈一下好吗?   净空法师: 曹小姐,你们今天远从天津飞到新加坡来访问,我们利用这个短短的时间,就我自己所知道这一点点...你哪一个国家的人,只要肯跟他学习,他都愿意接纳,都全心全力教导你。所以儒释道三家,我们一定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,他们都是社会教学,而且社会教育的根,都是以道德。   什么叫道呢?道宇宙之间自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4471427.html
  • 英伦归来话佛教——净因﹑圆慈法师访谈录

      释尊的诞生   卫塞节首先庆赞的释尊的诞生。在这一部分中,我不想仅仅用一些空洞的史料,而是想从佛教信仰的角度来加以介绍,这样释尊的诞生对于佛教徒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就更加清楚了。从佛教信仰的角度来看释尊的诞生,我们首先必须考虑『什么佛』这样一个问题。众所周知,『佛』这个字并不是一个专有名称,而是一个含意为『觉者』或『觉悟了的人』的尊称。公元前五世纪在印度东北部生长并接受教育的印度圣人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5871440.html
  • 茶艺·茶道·茶文化

    严肃,中国人对于“道”字特别庄重,比较高高在上的,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,于是提出“茶艺”这个词。经过一番讨论,大家同意才定案。“茶艺”就这么产生了。  然而什么茶艺?各家的解释还是见仁见智...意义的社会工作。  那么,茶艺与茶道有什么区别呢?茶艺与茶道什么关系呢?  茶道王玲教授在其著作《中国茶文化》第二编“中国茶艺与茶道精神”中指出:“茶艺与茶道精神,中国茶文化的核心。我们这里所说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3771588.html
  • 见达法师: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条线索

    格局中加以审视,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‘判教'方式,即不承认佛教一种宗教,耻于将佛教与基督教相提并论,……这种判教方式转出了两个问题:第一、不承认佛教一种宗教,表明现行的宗教出现了危机,那么究竟什么宗教,宗教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?第二、这种判教方式表明了佛教的优越感,那么佛教在世界宗教中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?” [xxvii] 不论危机还是优越,时序移至当代,由基督教神学家或宗教学家对于佛教发展...

    见达 ( 台湾中台禅寺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973197.html
  • 菅野博史:《法华经》与宗教间的对话

      如果说让一切众生都平等成佛释尊出现的目的的话,就出现了新的问题。即为什么释尊会讲说...成佛这一佛教特有的概念所表现的那样,这一说法只能被看作从佛教立场出发的一种包括主义。不过,如果我们能够将佛教的最高目标“佛”,描述成更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优秀品质的所有者的话,会得出什么结论呢?这一立场...

    菅野博史 (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、国际佛教学高等研究所所长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473333.html
  • 洞山禅师生平及禅法思想的价值

    相貌怎样的,该如何回答。昙晟答曰:“但向伊道,即遮(这)个”。良价一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。昙晟又进一步解释:“承当遮个事大,须仔细。”以上问答到底蕴含什么奥妙之意?大概良价所问的“师真”,被昙晟引伸...的,这更是烦恼即菩提的境界即“兼中到”。以上“五位君臣”之说又提出五个层次。什么“五位君臣”说呢?即以君臣关系比喻“理”和“事”的关系。同时配之以“正”,(体、空、真、理净)。“偏”(用、有、俗、...

    如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273505.html
  • 略论《瑜伽师地论·真实义品》

    一切属性。以上所说的二种“真实”,都是佛教圣者所证的境界,离语言分别的,“离言法性”所显,而凡夫众生离开语言分别无法想象的,无法与众生交流沟通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佛经云:“见诸法自相共相者,即...定义中有“随顺假立世俗串习”的字样,说明了此种“真实”不可靠性和依他起性,因而不能称为知识。准确地说,“世间极成真实”一种现量认知方式。为什么呢?因为只有现量认知才符合“不由思惟筹量观察,然后方取”...

    香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573526.html